小的时候,父母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,就可以养活一家三口,因为那个时候房子是单位分的,医院看病单位是可以报销的,上学是单位的学校,企业几乎承包了民生的几个大问题。所以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无忧无虑的,因为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需要家庭去承担,虽然那个时候的医疗条件差,物质也不丰富,但胜在稳定,吃的靠谱,喝的靠谱,到月发工资。至于创造的价值,嗯,此处不提,大家心里都明白。
当时的农村户口,可就没有这些待遇了。他们只能依赖土地,至于当时的土地税收,我不太了解,只记得有公粮要交,但交完公粮还能剩下多少,那就少的可怜了,因为那个时候是没有高产种子和化肥的,但好在庄稼的质量都还靠谱。至于医疗和教育,农村的就很落后了。
说这些,并不是说对以前的那种生活的怀念,只是觉得,那个时候,一个人赚钱可以养活一家人,住房、医疗、教育都有着落,所以大家也就更愿意花钱,生活也有希望。
现在,大家的收入上去了,可物价也上去了,购买力完全不能同当时相论,并且现在的住房、教育、医疗需要自己负担了。
住房,商品房,自行购买,负债,透支未来20年的收入;教育,九年义务教育免费,书本费自己出,但催生了很多补习班,至于原因,无非就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;医疗,医保可以报销大部分了,但医保之外的呢,没有医保的呢?
还有养老问题,现在想要市场化,脱离之前的家庭式养老,因为毕竟现在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压力大,还要照顾老人。市场化如何保证可靠,如何让没有养老金的人群也同样享受,这些问题目前都还没有明确。
纳税人该纳的税一分不少,甚至于纳了世界前列的税,但福利呢?义务是承担了,但权利呢?
所以这些所有的不确定不靠谱,以及上层对资源的掌握,国际贸易的脱钩,导致经济很难会活跃,因为核心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,该承担的责任没有承担。
住房养老金,是不是世界首创?只要你使用了他们的资源,说不定以后都会有税费,想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是使用了他们的资源?假如未来财政收入上不去,无法维持这个庞大的机器运转,一切就都有可能发生了。
有生之年,应该会看到大的变革。